close
鄭點肚臍自從臍帶脫落之後,一直有分泌物呈現濕濕的狀態,
恩主公的小兒科醫生說是肚臍長了息肉建議做個切除手術,所以把鄭點轉到整形外科,
整形外科的醫師認為鄭點太小不適合動手術,開了一條藥膏(四環素眼藥膏)讓鄭點早晚擦,



藥膏擦了幾天後息肉的傷口漸漸變得乾燥癒合(如上圖),
但是凸臍的狀況卻一樣嚴重,回診的時候醫生確定是臍疝氣,
因為恩主公沒有小兒外科,所以醫生建議我們搬到淡水竹圍之後,
去淡水馬偕的小兒外科做個更精密的診斷!
目前輕輕推壓腸子就可以按回腹腔內,
不過還是要觀察以免發生腸子糾結壞死的狀況!

打電話去苑秉純小兒科問了苑醫生,
他說嬰兒的腹部沒有6塊肌,所以凸臍很正常,
1歲以後就會自動痊癒了叫我不用擔心...

嗯~現在也只能祈禱鄭點的臍疝氣可以自動痊癒了!

    一般來說,寶寶的臍帶殘端通常在出生後一個月內會自行脫落,如果家中寶貝的肚臍脫落後仍有殘留物、出現分泌物或是「凸肚臍」等,需要專業醫生由這些分泌物去判別所屬病症與治療,父母可別聽信偏方、隨意處置,以免造成遺憾。
   當胎兒還在媽媽的體內時,生長所需的一切養份均需仰賴臍帶供應,而臍帶進入胎兒的門戶就是肚臍。生產後,產房的醫生會截斷嬰兒的臍帶,並安上臍帶夾,此後肚臍與臍帶殘端的照護就需要靠媽媽或護士來處理。通常臍帶殘端在出生一個月內會自行脫落,如果脫落後仍有殘留物或分泌物出現時,有可能是下列三種情形所造成:

 一、臍帶肉芽腫:由於臍帶脫落後,肉芽增生及表皮覆蓋不完全,會導致臍帶肉芽腫的產生,此時可先用硝酸銀液燒灼治療,倘若仍不見效,就需採用外科方式切除。
 二、臍尿管閉鎖不全:在某段胎兒時期,膀胱與肚臍是相通的,這條通道就叫做臍尿管。嬰兒在出生之前臍尿管均會自行封閉,少數嬰兒因臍尿管未封閉、持續開放,以致造成尿液由肚臍滲出,此刻就需仰賴外科手術將其封閉,以確保臍部乾燥及尿流之順暢。
 三、臍腸系膜管:當肚臍與小腸間有不正常之交通時,部份小腸的內容物會經由臍腸系膜管到達肚臍,使得肚臍有黃色略帶糞便味之分泌物產生,而引起肚臍周圍的皮膚潰爛,這時候就要經由外科手術來治療。

 上述三種狀況均會有分泌物自肚臍產生,如何由這些分泌物去判別其所屬病症,則需由專業醫生來診斷與治療。 另一種與小兒肚臍有關的常見疾病則是「臍疝氣」,俗稱「凸肚臍」,乃因臍環未關閉所導致。
以往長一輩的老人家會在肚臍上放一個硬幣,再用紗布將其纏繞固定,或用貼膠布的方式治療,其實這麼做都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凸肚臍若小於兩公分通常會自行癒合,大於兩公分時才需考慮經由外科手術矯正。
 嬰幼兒非常脆弱,需要極小心的呵護與照顧,身為家長著實有必要與小兒科醫師或家庭醫師保持密切連繫,隨時注意小孩子的各種徵兆,不要輕忽,以及時送醫治療,才不致於造成任何遺憾,讓心肝寶貝健康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閉海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