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天上的孤男寡女與一隻兔子,又勾起了對鸞山的的點滴思念~~
一直想把部落遊學鸞山篇留下一個完結篇,思付許久總覺得力有未逮,
因為那裡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在部落裡一起生活,第一次人與人的心如此貼近...
這些銘印(imprinting)(註一)在心頭的記憶,是恆久遠嗎?
想想你在msn上有多少個許久未聯絡、未見面、未思念的朋友,
但是你思念鸞山部落的一切嗎?不管是人、事、物、景,一條細細的” 思”線牽引著許多朋友,
比T1頻寬的傳輸速率還要快,因為那些聲音、那塊土地還有那麼一群人已經和記憶牢牢拴在一塊…
鸞山的第二天一早除了育青大哥老早在竹棚和阿里曼聊天,
其他一群慵懶的貴婦們猶埋頭在睡袋和周公傾述情衷,
我則是老想拍一張美美的日出所以早早抱著相機在草原上讚嘆清晨的露珠!
飄邈雲霧與橘紅色塊的浮雲把鸞山的清晨襯托得令人心曠神怡~~片刻,早餐時間到囉!
小米粥耶!難道是昨天咱們地球憲章青年團的大好青年搗的小米嗎?大快朵頤之際心中不免狐疑,
「我看這麼大一鍋小米粥,我們昨天搗的好像不大夠耶!?」
「也對,我覺得昨天我們搗出去的比搗完去殼的好像還多一些…」
「嗯,而且啊!如果用我們昨天搗的我看只能煮『小米湯』還帶殼喲…哇哩咧!」
七嘴八舌的議論下,姆莉終於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是上次人家學員搗好的啦!靠我們噢!
來鸞山減肥啦~~@#$%
更糗的還在後面,一天工作前照例要請長老們說話及分配工作,
結果達瑪里曼開口就是我們這群朱子治家格言背得朗朗上口,連睡袋也沒收,
傳統家屋亂糟糟就出來閒晃的傢伙~~
趕緊收拾去…
今天有幾項工作
1.去找木頭回來要做門。
2.要種菜。
3.幫忙廚房的工作。
4.帶竹子回來要做桌子。
男生>>自愛一點,去找木頭吧!難道想報名廚房組嗎?
女生>>人這麼多,種菜跟廚房還是要去撿木頭都可以~~
琬晴就去種菜組(難混,頗操!因為所謂的菜圃是一片斜坡….嘿ㄟ!還好我沒去種菜)
就這樣我去找做門的「木頭」囉!帶著我的4500還可以搭貨車呢!只是要撿什麼樣的木頭咧?
才不到十幾分鐘的顛陂就到達目的地了,奇怪怎麼達瑪里曼還帶電鋸來咧?隆隆的電鋸聲,
和隨隊的倆個拖油瓶—雅筑與文菁在一旁談笑風生,邊聊路旁的咬人狗與菇婆芋,
邊說不曉得等一下要去哪裡撿木頭咧…
達瑪里曼一行人關了電鋸,「就這幾根了!」
哇咧~COW!這…這…這是要「撿回去」的樹「幹」嗎?不是撿樹枝噢?
哈~~嘿~~不要開玩笑,這種東西我想沒人撿回家過吧!?
只見我、壯碩的頤時、曾是橄欖球隊的育青大哥、獅子山猛男希爾與所羅門,
我們大粒汗小粒汗半推半拖半拉把幾段木頭運上了小台地…
還好我學過一些基本的物理學雖然比起佳穎要差得多,但是搬東西嘛!不用那麼精密的計算~~
ㄣ~我跟頤時在討論,到底要鋪幾根木材當軌道,再用幾根繩子大家合力拉上去咧…
在我們還沒計算出一個完美的計畫時,晚到的總鏢頭--隆匆匆順著小斜坡下來了!
很開心總鏢頭來囉~~於是我們要把計畫告訴他。只聽總鏢頭說「來,幫我上肩!」
嗯~~~不好意思!我沒聽清楚耶!
蝦米~~~總鏢頭做好姿勢#$%^#
哇哩咧~~這係金咧嗎!只見頤時、育青大哥、達瑪里曼七手八腳把樹幹斜倚在總鏢頭肩膀,
「1,2,3,上!」一個人~~~就總鏢頭一個人,扛起樹幹走上斜坡,再把樹幹卸下放在貨車後門!!
哇賽~~~只看得希爾差點把達瑪里曼請他吃的檳榔吞下去~~結果就是原來我們也是拖油瓶#^&$^%
回程蹲坐在車上三根巨木旁,心中的訝異大過佩服…真是MAN啊!
回到部落,琬晴一行女生也是大小粒汗,種菜種的腰酸背痛,聽說許多地方還是部落阿姨們幫忙種的,
當然廚房組也只是做做雜役,看來部落的阿姨們真WOMAN啊!
回到部落稍作休息,再跟著一位大哥(真是不好意思,忘記名字,要請佳穎幫我回想一下…)
去「臥虎藏龍」~~砍竹子!當然,我們這種笨手笨腳的有自知之明,而且又不懂得要怎麼挑好用的竹子,
於是就在外面協助大哥把竹林裡砍下來的竹子拖出來給育青大哥去掉分枝!
別看竹子一根比不上大樹幹,把它又拉又扯再轉個方向給育青大哥是超費力的,手有夠痠,
但是……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就在我使盡力氣拉竹子時,突然發現大哥從竹林裏匆匆出來,
我問是不是夠了!結果是…砍到蜂窩了!哇勒~~~立刻搖身一變變身成李慕白
(就臥虎藏龍裏那個周潤發演的),三步併兩步~衝啊!快逃啊~~有蜜蜂…
根據旁人轉述,我們以不可思議的「角度」以及不可思議的「速度」從山坡上飛奔而下;
而且,再回去工作時是迂迴上去的,我也搞不清楚是從哪裡筆直而下…。
後來蜂巢被摘了下來,達瑪里曼要把蜂巢送給琬晴,說可以掛在房間當裝飾,
琬晴問:「為什麼要掛在房間當裝飾?」,
只見達瑪里曼帶點狡詰的笑說:這樣每過幾天蜜蜂就會一隻一隻飛出來~~!
哇咧~~真是謝謝達瑪里曼的好意,
我想我和琬晴不大習慣房間裡掛一個每天都有幾隻蜜蜂孵化出來在房裡盤旋的蜂巢…
鸞山的午后雖然下起了雨部落裡的朋友忙碌的身影依舊沒有停歇,
看他們在雨中忙碌而我們在家屋裡避雨,這種感覺令我很不舒服~~~
即便幫不上什麼忙我還是在剛剛和我們一起砍竹子的大哥旁遞工具,
壓住不平衡的桌子支架,漸漸有我們幫得上忙的工作了,
女生在幫忙去掉竹枝的分支,準備做掃把、幫忙用一段段竹子綁桌面、
纏著總鏢頭為我們做竹杯、還有Kim與史拉比、所羅門完一些簡單的竹管樂器、
虹妤、懿翎和妮妮演起戲來了…如果電影裡頭有切割的分鏡畫面的話,
我相信在鸞山每各角落的這些畫面這些鏡頭~會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生活…
今晚,說好了要討論一些心得,在家屋裡我起的火冒著陣陣的煙,如果有「煙薰人乾」的話,
我想大概也就這樣一個畫面了吧!
氤氳的煙霧中,我撇見了總鏢頭-隆拿著一本不像筆記本的一疊紙,
靜靜地無視這有如催淚瓦斯般的煙霧,坐在煙霧最濃密處,
在昏暗的燈光下默默記下不知是他的思緒亦或是我們的漫談…
氤氳中的身影依舊壯碩,但是在我心中泛起另一種不同的「味道」,
此行之初不瞞大家說,我心中的忐忑要大過歡欣,不只是語言,還有對於地球憲章的大哉問,
此刻離我們歡樂的光陰也過了近兩個月,不曉得在那段日子中你找到了問題?還是找到了答案?
註一:鉻記(imprinting)又稱印痕作用
Konrad Lorenz(1903~1989)是奧地利動物學家,
也是現代行為學的創始者。他提出比較動物學的研究方法以研究動物及人類的行為。
1935年他根據鴨、鵝的學習行為,提出鉻記(imprinting)的概念:孵化後不久的幼雛會透過
視、聽刺激學會辨識親鳥(親生父母或養父母)並到處跟隨其行走。
因而建立了人種學(ethology)的規範----
從親代來的視覺和聲音刺激造成牠們對親代在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牠們本能地跟著親代的過程。
在這裡用它是因為,我們原本自山林中來,現在回到山林裡去,
一場聲光效果極佳的電影比不上部落裡靜靜的鳥舞蟲鳴!
親自然,人之本性!
- Oct 10 Tue 2006 16:49
離開我們口中所謂的"文明"十二天之後...之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