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茶鄉桂花農園,翻山越嶺開了50分鐘山路才到坪林
(下次還是乖乖上5號慢慢塞好了)!
好幾年沒來坪林了,第一次進去參觀茶葉博物館!



茶博館內有部分在進行整修工程,
都是些靜態的展示加上沒有解說感覺有些枯燥!



直接殺到販賣部買了茶冰棒,再到外頭100tea買了茶飲來解渴!

網路介紹~
坪林茶業博物館位於坪林區坪林舊橋旁,係一棟兩層樓,屬閩南式的莊園建築,在建築外觀上大都採用長廊、圓門等仿古設計,建材則選用磚瓦與木材,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氣氛。

茶博館的地下一樓為綜合展示館,展出茶事、茶史、茶藝等三個主題。茶事展出品就有現代製茶器械、傳統製茶器械、茶的分類、製茶方法、臺灣各產茶區的介紹、世界及中國大陸茶業產區;貫穿古今與茶事相關主題。茶史則展示飲茶的緣起、中國各朝代的茶、茶神陸羽的介紹、坪林茶史、文山包種茶發展史等與茶業發展史相關的主題。茶藝則展示養壺、各壺介紹、茶歌、茶書、認識茶葉等與茶藝相關主題。

茶館博並設有活動主題館,不定期的舉辦當代名家陶藝茶具展示、詩書、琴畫等與茶有關之各類作品展覽及活動,如陶藝茶具展、製作評鑑、茶藝攝影、詩詞吟誦、各地茶種介紹及各式茶藝美展等活動。茶博館整體設計是古樸的庭園山水,有庭台樓閣,有如小型的江南山水。還設有茶藝館、陸羽亭,遊客也可到此品茶。

坪林區四面環山,山明水秀、遊憩資源豐富,一向為大台北都會區人們登山健行、旅遊露營的好去處;坪林區是文山包種茶的主要產地,滿山蒼翠的茶園是坪林景觀的獨特風格。北宜高通車後,坪林距台北市中心縮短為20分鐘可說是大台北找茶最近的地方。

坪林的文山包種茶的產區將近1,000公頃,全鄉百分之八十是茶農。所產茶葉外觀翠綠條索緊結,茶湯呈金黃鮮艷悅目,香氣淡雅撲鼻,滋味溫和清揚而甘潤,入口生津,喉韻無窮。

良好的天然環境、勤奮的茶農和清朝以來優秀的製茶技術,三者是生產好茶的重要原動力,坪林擁有「茶鄉」美譽,非浪得虛名,產出的茶葉品質與水準不但深獲大家的喜愛,更普遍受到行家之肯定。

坪林茶業博物館
http://www.museum-lasars.de/Ordner_chinesische/III_Kunst_chn/III_501_chn.html
地址: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
電話:
(02)2665-6035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例假日至18:00;除夕休館一日



假日的坪林老街顯得很冷清,買了罐冷泡茶緩步其中,
循著指標走進巷弄參觀了百年石頭古厝,
主人家很熱情一直邀請我們入內,但不好意思叨擾只好婉拒!



老街上很多店家在賣茶粿,跟草仔粿長的很像,
裡面包的餡料也差不多,鹹的是菜圃米甜的就是紅豆,
試了兩家,發現滋味大不同,大馬路上的比較好吃哩!
還買了茶饅頭,麵團和著淡淡的茶香挺不錯的!

我想除了雪隧通車的衝擊,
茶葉博物館沒有跟遊客互動的活動,
坪林老街商家少買的東西也不多元,
也難怪這個有著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卻吸引不了遊客駐足!

網路介紹~
老街及保存宮廟宇原本就是相輔相生,坪林村發展之初,坪林老街就以保坪宮為中心,延著兩側逐建擴建,慢慢的形成市集,後來鄉公所,農會,警察局…等等陸續在此成立,於是老街就成了坪林的政經中心。    
特色    
坪林老街發展之初,建築材料幾乎是就地取材,在北勢溪中敲打石板用以築牆,所以在以往的坪林老街上處處可見石板屋,但近年來由於經濟情況改善,北宜公路坪林橋新建,整個經濟活動外移,再加上老舊的房屋不堪使用,逐漸改建,以往的風華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華廈,所能觀賞者就僅餘幾間。在僅餘幾間我們不難發現,此處的建築物有著濃厚的閩氏風格,其中的文化就端賴有心人去尋訪。
近年來,由於老街屋舍漸次改建,樓宇櫛比鱗次,鄉公所又用心的規劃老街,將老街納入旅遊點,重新整建,鋪設地磚,再配合河濱公園的建立、拱橋景觀、保坪宮的整修,老街猶如老樹新芽般的展露生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閉海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