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小鎮,位於新竹縣北方,山明水秀,風光綺麗,古稱咸菜甕。該地名係因當時河川魚產豐饒,山野鳥獸繁殖興盛,獵取不盡,宛如甕中取鹹菜,垂手可得而來,日據時代大正九年(1920)因鹹菜發音與日語關西諧音,故改稱關西庄,臺灣光復後,正式改稱關西鎮。 關西是個擁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老鎮,本來是原住民泰雅族的居住地。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開始開發,隨著漢人的大量擁入,逐漸成為漢人的勢力範圍,而其中又以粵籍的客家人居多。隨著有清一代的拓墾,加上清末台灣捲入世界貿易的市場需求,樟腦、茶葉的輸出,促成了關西市街的形成。農墾、貿易、生活共同交錯譜成的悠遠歷史,為關西留了豐富的紀錄。
  蹟、古宅、寺廟、水圳、水車交織而成的人文景觀,成為關西最珍貴的文化風華。
景點一 關西天主堂
 

     
關西天主堂位於關西鎮正義路與光明路交叉口,
乃為馮道南神父所建立。
天主堂之外觀為磚造洗石的漂亮建築,
充滿了西班牙建築的色彩,
高聳屹立於118線道要進入關西鎮中心之入口,顯得格外耀眼,
儼然是為關西鎮顯目的地標!
  

地址:新竹縣關西鎮正義路126 
 

電話:03-5872104

 

 



景點二
鄭氏家祠


關西鄭氏祠堂位在關西鎮市區偏北的山麓,以向天公山為屏,朝向關西的鳳山溪流河谷。鄭家的堂號為滎陽堂,不過鄭氏祠堂卻以「帶草衍派」自居,相傳鄭家大陸祖先某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祖宅四周的一種植物「書帶草」長得很茂盛,放榜後果然高中,後代子孫因此以「帶草衍派」自稱。相傳鄭氏祠堂創建之初,地理師建議採「丑山兼艮」,即略偏北的風水坐向,主財運亨通,但家族決議改採「艮山兼丑」,即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主文運,可見鄭氏家族重視科舉,培育子弟之用心。 
 

景點三 羅氏家祠

羅氏家祠位於鄭家祠右方巷內,是典型的客家建築。
羅姓是關西大家族,據說因位於關西台地的正脊上(風水上的龍脊)
可使子孫得到祖先的庇佑,讓人感到一些神秘的色彩。
其建築的比例格局皆極講究,在正廳牆身上的磚雕極具立體感,為一大特色。
 

景點四【東安古橋、牛欄河】







安古橋是關西地區唯一
典雅壯觀的橋,
於昭和二年(1927)修築完成,
跨越牛欄河兩岸。
牛欄河經過整治過後,
現已成為親水公園,
岸邊柳樹成蔭,
和東安古橋合成的優美河岸風情,
可說是河川整治的典範。

 

 












景點五 太和宮

 

太和宮自昭和四年( 1929 )遷建至今, 民國五十八年修建時 兩側橫屋均已改建為鋼筋水泥建築,但三川殿及正殿大木構架及雕刻均保留原貌,頗具歷史價值。太和宮整體為二殿二廊二橫規模,左右橫屋上設鐘鼓樓。三川殿明間作假四垂屋頂,特別是本廟的木作部份是新竹縣廟宇難得的佳作。太和宮修建時聘請大木匠師徐清主持,其高徒卓見發、梁錦祥協助,從三川殿步口上方的壽樑補間斗拱、吊筒、藻井、通隨等均具極高的藝術價值,大殿的大木作部份,其通樑之間的計心、偷心造斗拱,層層上挑,更顯廟宇的莊嚴與壯麗。本廟之剪黏、泥塑、交趾陶為名匠姚自來作品,裝飾也極具藝術價值;此外,石雕部分也出自蔣梅水之手,均為一時之選。本廟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五穀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 君、廣澤尊王、 文昌帝 君、至聖先師、制字先師、魁斗星君、註生娘娘、 朱衣星 君、伯公等神明,足見其在地方精神生活上所扮演之重要角色,每年 正月十五 祈神納福、七月十五中元普度、十月十五扣答神恩,是本廟重要慶典,有燈飾、豬羊比賽等,異常熱鬧。

關西旅遊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閉海晴天 的頭像
    閉海晴天

    閉海晴天

    閉海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